中國古典家具的靈魂:榫卯|翰林文化
2017-01-14 來自: 成都翰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904
一、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是實木家具中相連接的兩構件上采用的一種凹凸處理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 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這種形式在我國傳統家具中達到很高的技藝水平,同時也常 見于其他木、竹、石制的器物中。 我國家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 要結構方式。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范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 用。
二、為什么中國傳統家具要使用榫卯結構而不使用鐵釘?
1、中國傳統家具(特別是明清家具)之所以達到今天的水 平,與對這種特征的運用有著直接的關系,也正是這種巧妙結構的運用,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藝術價值。中式家 具之所以又被稱之為傳統家具,榫卯結構是核心。
2、榫卯結構組合的家具比用鐵釘連接的家具更加結實耐用。榫卯 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 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
3、榫卯結構的家具便于拆裝運輸。許多紅木家具是拆裝運輸的,到了目 的地再組合安裝起來的,非常方便。
4、榫卯結構的家具便于維修。好的紅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 ,總會出現問題的,比如某一根棖子折斷了需要更換等。用鐵釘連接的家具,拆卸更換就不象榫卯結 構家具來得容易。